——反傾銷“斗士”論劍首屆廣東(順德)反傾銷論壇 ■本報記者吳禮暉 在昨天舉行的首屆廣東(順德)反傾銷論壇上,專家高呼,“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中國產品的出口!反傾銷也不例外!”面對日益嚴峻的形勢,要么在反傾銷中死去,要么奮起抗爭。幸運的是,在我國已經有眾多企業開始主動直面反傾銷,積極應訴。昨天,來自佛山和浙江的兩位“反傾銷斗士”在論壇上講述了自己近年來在反傾銷訴訟中成功與失敗的經歷。 燙衣板飲恨反傾銷: 每個企業都要有反傾銷專業人才 抗爭歷程:因為小小的燙衣板,廣東(恒業)寶麗雅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葉中平在兩年時間內,從“反傾銷盲”變成了“順德反傾銷第一人”,雖然抗爭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是葉中平認為學到了不少知識,積累經驗,值! 恒業公司生產的燙衣板有65%出口,其中的15%出口美國。2003年7月,葉中平在得知公司上了美國燙衣板反傾銷的名單后,便馬上組織人員四處找尋關于反傾銷的書籍,而且還親赴北京造訪國家商務部,與商務部公平貿易局有關官員進行交流。盡管葉隨后組織人員、挑選了律師積極應訴,但美國商務部最終裁定向恒業征收69.56%的傾銷稅率。 點評:清華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于永達說,國內很多企業寄希望能依靠價格優勢進入美國市場,對國外市場機制、反傾銷等一些游戲規則毫不知情,遇到問題才匆匆應對,給對手以漏洞可鉆。他建議,每個企業都要有反傾銷專業知識的人才,即使多個公司合用一個人也比沒有好。 前中國駐舊金山、紐約總領館經濟商務參贊、國際商務交流中心主任何偉文認為,恒業燙衣板反傾銷訴訟的失敗警示國內企業,中國多數出口產品屬加工貿易型產品,除了價格外便沒有其它競爭手段。再加上近年來發達國家不斷利用反傾銷加強貿易保護,反傾銷對于中國企業來說已經是不可回避的現實。為防范反傾銷給企業帶來巨額損失,企業首先要經常了解美國市場同類產品的銷售價格、進口情況及競爭對手的情況;其次,企業全套的原始材料、數據要完備。 對策:敗訴后依然有翻身的機會。何偉文稱,首先,企業可以向美國國際貿易法院上訴,要求推翻商務部判決。如不行還可向海關法院上訴;其次,今后5年內,每年在年審時還可以向美國商務部要求行政復議,如果證實傾銷率不超過規定,可以撤銷判決。 打火機贏得反傾銷官司: 積極應訴才是出路 抗爭歷程:浙江新海電器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打火機產銷企業,其90%以上的產品外銷,其中一半出口歐盟。2002年公司被歐盟指控傾銷,如果指控成立,將被加征150%的高額傾銷稅率,這意味著新海將失去國際市場的半壁江山。 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新海公司決定奮起應訴,重金聘請歐洲著名的比利時VBB律師事務所作為代理律師。經過長達1年多的應訴,歐盟最終撤銷了對中國打火機反傾銷案的調查。這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國企業打贏歐盟反傾銷的第一案。 點評:新海公司總裁助理葉煒在論壇上講述了公司勝訴的幾個關鍵:在填寫反傾銷調查問卷時,填報的數據一定要確保真實準確,有據可查;市場經濟地位的取得是成功的重要前提;成本核查是關鍵中的關鍵。 對策:專家稱,這次反傾銷官司的成功告誡企業,要想在國際市場上站穩,必須做到:第一,苦練內功,確立正確的競爭觀,堅持國際質量體系,打造品牌;第二,敢于走出去,積極調整營銷策略;第三,展開技術創新,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第四,對內培養人才,對外借助“外腦”、“洋腦”;第五,打贏反傾銷官司,信心和決心是重要的;第六,盡早建立反傾銷的預警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