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投資如何減少風險?(摘自南方日報)
日期:2006-05-10 作者:管理員
黃金投資如何減少風險?
作者:葉中平 來源:南方日報 2006-5-9
近20多年來,黃金在國內人的眼里,絕大部分時候,都只不過是飾物的原料而已。而在我們爺爺那一代人眼里,黃金卻有很重要的投資保值作用。
但是早些年,不少人都將上輩遺留的金器也一并變賣,比如說奶奶留下的新婚用的龍鳳鐲、金耳環等等。原因無它,都是因為黃金近年來一直在貶值。記得金價最低時,70多元就有1克。但自2004年底以來,它又一直上升了30%多,今年金價又持續上升,昨日已到達634.20美元/盎司的高位。30年河東,30年河西,爺爺講黃金可以保值的話又應驗了。今天,我們要重新開始買金投資嗎?在人行14日高調宣布準許符合規格的境內金融機構在境外自由兌換貨幣進行投資后,有關QDII(境內合資格機構投資者)政策實施的傳言越來越盛,黃金投資,當然是值得討論的話題。
筆者上網一查,發現有業內專家提醒投資者,“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國際市場黃金、白銀、期銅、原油等大宗商品一直都在瘋漲,這種情況有些不正常,已經完全脫離了基本面因素。”
那究竟什么是黃金的基本面因素?筆者的另一朋友,現任職香港金銀貿易場的程理事長分析:近年來,首飾業的用金量激增,即非工業用金量近期大幅增加,原因主要是步入小康的中國人和近年經濟快速發展的印度人購買金飾增加了很多,二個人口大國出現了對黃金的前所未有的需求。另外,近年油價大升,中東產油大享利潤暴漲,但其中不少人都反對美國的中東政策,而且不認為美元會升值,所以花錢購黃金。而印度、中國都在加緊建立戰略石油貯備,油價短時間不會大降,中東油老板繼續其黃金的需求。當然,也有不少人指出,金價已經升到了25年的高位,大量投機熱錢都買重黃金,說明這已是個危險點,所以也有不少人主張,金價不久會下降。而程理事長則認為,黃金價格上漲到超過上次頂峰的850美元/盎司,到1000美元/盎司都不奇怪。
“阿葉,不要博啊!50年來,我見好多賭金的老板都‘撲街’(粵語,倒霉之意)了!我覺得金價已經到頂了!”一位香港珠寶手飾業公會的前理事長語重心長地告戒我,他又講:"投資黃金又無利息收入的。"
筆者沒有炒金的經驗,但近二十年的外貿經歷,使我對國際期貨投資十分留意,也曾成功預測人民幣與一籃子貨幣掛鉤政策的改變。而這次投資者大手入黃金的一個原因是中長期對美元看跌。同時黃金大升也拉動有色金屬急升,美的一負責生產老總對我講:近日冷氣機內的銅管己升到每噸6萬多元了。這真是大大增加空調工廠的成本。
但是早些年,不少人都將上輩遺留的金器也一并變賣,比如說奶奶留下的新婚用的龍鳳鐲、金耳環等等。原因無它,都是因為黃金近年來一直在貶值。記得金價最低時,70多元就有1克。但自2004年底以來,它又一直上升了30%多,今年金價又持續上升,昨日已到達634.20美元/盎司的高位。30年河東,30年河西,爺爺講黃金可以保值的話又應驗了。今天,我們要重新開始買金投資嗎?在人行14日高調宣布準許符合規格的境內金融機構在境外自由兌換貨幣進行投資后,有關QDII(境內合資格機構投資者)政策實施的傳言越來越盛,黃金投資,當然是值得討論的話題。
筆者上網一查,發現有業內專家提醒投資者,“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國際市場黃金、白銀、期銅、原油等大宗商品一直都在瘋漲,這種情況有些不正常,已經完全脫離了基本面因素。”
那究竟什么是黃金的基本面因素?筆者的另一朋友,現任職香港金銀貿易場的程理事長分析:近年來,首飾業的用金量激增,即非工業用金量近期大幅增加,原因主要是步入小康的中國人和近年經濟快速發展的印度人購買金飾增加了很多,二個人口大國出現了對黃金的前所未有的需求。另外,近年油價大升,中東產油大享利潤暴漲,但其中不少人都反對美國的中東政策,而且不認為美元會升值,所以花錢購黃金。而印度、中國都在加緊建立戰略石油貯備,油價短時間不會大降,中東油老板繼續其黃金的需求。當然,也有不少人指出,金價已經升到了25年的高位,大量投機熱錢都買重黃金,說明這已是個危險點,所以也有不少人主張,金價不久會下降。而程理事長則認為,黃金價格上漲到超過上次頂峰的850美元/盎司,到1000美元/盎司都不奇怪。
“阿葉,不要博啊!50年來,我見好多賭金的老板都‘撲街’(粵語,倒霉之意)了!我覺得金價已經到頂了!”一位香港珠寶手飾業公會的前理事長語重心長地告戒我,他又講:"投資黃金又無利息收入的。"
筆者沒有炒金的經驗,但近二十年的外貿經歷,使我對國際期貨投資十分留意,也曾成功預測人民幣與一籃子貨幣掛鉤政策的改變。而這次投資者大手入黃金的一個原因是中長期對美元看跌。同時黃金大升也拉動有色金屬急升,美的一負責生產老總對我講:近日冷氣機內的銅管己升到每噸6萬多元了。這真是大大增加空調工廠的成本。
那么黃金在有人講升,有人講跌的情況下,如何進行黃金投資才可減少風險呢?
一位香港證券界的朋友這樣說,“最直接的投資是買金條,如果你看得準,可以進入黃金的期貨市場,這樣賺得比較多,但是風險相對也比較大。”但是,這位朋友也有一個風險更小的辦法:“如果看好黃金升值,又沒有十足把握,為何不買進與黃金有密切關系的股票呢?這樣更間接,雖然賺得少,但風險也小,而且對于大部分對期貨市場不熟悉的人來說,不是更方便?”
此言有理。
一位香港證券界的朋友這樣說,“最直接的投資是買金條,如果你看得準,可以進入黃金的期貨市場,這樣賺得比較多,但是風險相對也比較大。”但是,這位朋友也有一個風險更小的辦法:“如果看好黃金升值,又沒有十足把握,為何不買進與黃金有密切關系的股票呢?這樣更間接,雖然賺得少,但風險也小,而且對于大部分對期貨市場不熟悉的人來說,不是更方便?”
此言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