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訪問記
日期:2008-10-17 作者:管理員
本文節錄后登于2008年8月4號珠江商報C2版 作者:葉中平
上月底筆者作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一個訪問團成員到訪臺灣,拜會了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博士、臺中市市長胡志強先生,拜訪了臺灣大學以及臺北市內湖科技園區和高雄市及屏東縣。這是筆者在相隔十年再次踏足臺灣寶島,而這次又是在剛剛海峽兩岸啟動三通的時機,所以感受良多,作一訪問記以記錄之。
臺北市的內湖科技園區是一個發展了十多年的新區,現在成為很多高科技公司的總部,在那里你可見到富士康總部,也可見到宏基的總部。不講你不知,這個園區原來是臺北市為了發展輕工業而立項興建的,但陰差陽錯地發展成為一個高科技總部的寫字樓區。臺北市的官員在介紹時主要是講政府如何服務,他講:馬英九當臺北市長時,多次和相關市政府的部門首長到這區舉行現場辦公會議,解決這個區的發展過程中碰到的問題。而且按市場的規則辦事,市場能做的就由市場運作,使這園區快速發展。這是這位官員多次強調的。一個由原來設想的輕工業制造區變為高科技總部和開發中心的集中駐扎地,里邊的故事的確值得了解。筆者向這位官員提問,為什么會出現這個改變?;卮鹗牵河捎诋敃r的目的是使周邊的家庭作坊式的工廠有個正規的落腳地,就在這個因拉直河道而出現新土地上,再和周邊土地相配而規劃了這個園區。因于當時臺灣的經濟發展快,出現企業要轉型的壓力,加上內湖這位置距離臺北市中心近,就吸引了科技公司的進入。這個美麗的誤會在政府的配合下就成為今天內湖這個不但沒有輕工業工廠,也沒有電子廠的一個寫字樓區。這成為了總部經濟的一個榜樣,不少地方在建立總部經濟的今天,筆者認為值得到那里學習取經。
臺灣的?;鶗且粋€由于大陸與臺灣的特殊關系而產生出來的半官方的機構,專門處理與大陸交往的工作,著名的“汪辜會談”是大陸人士認識這個機構的開始。當時的?;鶗臀覀兊暮f會于1993年4月于新加坡舉行了歷史性的“汪辜會談”,并簽署了四項協議,成為兩岸建立以對話協商解決交流問題的方式的開始。而汪道函先生和辜振甫先生一直長期為兩岸的交往努力,而今天這兩位老人也相繼離開了人世。由于臺灣民進黨執政了八年,兩岸的高層次交流接近停止。于今年5月20日馬英九先生上臺,幾天后江丙坤先生被推選為?;鶗麻L,江先生并于6月13日到北京拜會了國家主席胡錦濤,并簽署“海峽兩岸關于大陸居民赴臺旅游協議”與“海峽兩岸包機會談扼要”。這樣臺灣首次迎來大陸的觀光團。
汪丙坤先生是留學日本的農業經濟學博士,現任國民黨副主席。汪博士向我們介紹了近期兩岸交往發展的進程與預期的目標,并認為兩岸的交往會高速地發展。
臺中市的對岸是福建的廈門市。媒體于上月也介紹這城市的胡志強市長到廈門訪問的講話,這是一位很有智慧的人。他風趣地對我們講:臺灣的政界人物很怕和馬英九同臺演講,因為馬先生的太招女士的好感了,但他不怕,因為他的發言可以把有腦的女士吸引著。臺中市位于臺灣的中部,由于地區的面積制約與土地價格因素,臺中市的定位是為周邊地區的服務,成為周邊城市的人口與企業的消費地點。胡市長講,臺中是以文化、經濟、國際城為定位。臺中市大打文化牌,筆者認為這是一個于臺灣這個面積為3.6萬平方公里的地方,為自己的區位優勢而作的一個差異化的選擇。在胡市長送給我們的禮品中,就清楚地體現這個定位。筆者覺得,作為一個政府送出的禮品,臺中市的是極有心意的,值得大陸的地方政府在宣傳城市、招商引資中學習。
屏東位于臺灣的南部,是一個農業縣,也是一個綠營的地方。這里的水產養殖和水果業很發達,有一個農業生物科技園區,是由政府投資的。筆者認為,旅游的大陸人士在臺灣起碼有三大收獲,一個是文化,一個是民間美食,一個是水果。屏東的水果研究產業做得很好,這里的芒果、香蕉等多種水果都是極為美觀與可口的。大陸對臺灣的水果入口的放寬,我想屏東是一個受惠很大的地區。
在“鳳凰”臺風吹襲臺灣之時,筆者在臺灣第二大城市高雄,在這里體會到了“鳳凰”的威力。這里有段插曲,在臺北,一朋友講臺灣東部有幾只鳳凰,是活生生的,當你見到它時會感到它在和你對話,建議我們去參觀。因為行程不方便調整就沒能成行,但這可愛的鳳凰變為臺風與我們在臺灣“對話”了,看來真與鳳凰有緣。因于早幾天前的一個臺風橫掃臺灣,做成20多人的死亡,所以這次臺風令臺灣的政界大為緊張,電視臺不停地報道臺風的消息,報道方式與我們的512汶川大地震很相似。而臺中市胡市長會見完我們后就帶隊去外國考察,臺灣有媒體炮轟他不理臺風而出國,他則強調政府是一個團隊而非一個人來作回應。使我們意外地觀摩了一次臺灣媒體對天災的報道的手法。
國立臺灣大學是我們最后的一站,臺大是臺灣的最高學府,有80年的歷史,培養出諾貝爾得獎的學者。這次北京大學與臺大的交流,由臺大副校長湯明哲先生致歡迎詞,北大光華的武副院長作了專題演講,之后我們討論了現時臺灣的經濟環境與投資機會,大陸經濟的發展方向,以及兩岸經貿、學術交往的前景。
這次北大代表團的訪臺,臺灣的媒體都作了的報道,臺灣民眾在今天兩岸三通的大環境下,都想多了解大陸。筆者也學了一個新名詞叫“陸資”,這就是臺灣商界盼望的大陸資金能盡快投資臺灣。這次臺灣之行,筆者感受較深的臺灣朋友的一句話是:以前大陸搞文革,臺灣搞經濟。這十年,臺灣搞文革,大陸搞經濟。這話體現社會發展為人民所求的道理。
這次臺灣之行,感受到臺灣人民的熱情,以及在多方面保留得更好的中華文化的吸引。兩岸的經貿和人民的來往必將迎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這是中華民族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