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與“度”
日期:2009-02-09 作者:管理員
“道”與“度”
www.sc168.com2009年02月09日來源:珠江商報
牛年已到,利用這專欄,向大家拜個晚年,祝各位讀者和朋友牛年進步!
大寒之后就是立春,春節又是一年的新開始,這種幾千年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氣,我理解這是“道”。近日與朋友談天時,常講到“道”與“度”。這二字在廣東話是同音字,但體現的卻是宏觀與微觀兩種不同的角度。細想這二字,概括的東西太多了。
先說“道”字。“道”者,天道也,也就是老子《道德經》所講的“道”,表示萬事萬物都有其自身的規律,常說的“天道不可違”,就是說我們不可以違背事物的發展規律,只能順應其規律。
在春節前召開的順德政協會議,我與一批港澳政協委員在一起開會與生活了幾天,中間就少不了討論世事,其中這個“道”字也成為我們的主要話題之一。中國有句古話:30年河東,30年河西。若把從今天計的2000年歷史均分為四個階段,前3/4的時間都是中國占全球的經濟總量價值最大,只是在近500年,因為西方的工業化大大提升了其創造財富的能力,在當時的歐洲,從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后大肆掠奪當地的財富,形成了重商的文化,才逐步地超過了中國。
由強到弱,再由弱到強,這也是“道”。這樣看來,從前的中國不可能一直為最強大的,同理中國也不能是一直被欺負的。在這個“道”之上,今天全球金融海嘯與中國的復興,也自然成為大家的話題。
雖然不少政協委員的企業,都不同程度上受到這個百年一遇的海嘯的沖擊,而大家關心的一點是你的資產在全球的份額這個“質量”指標的問題。比如,去年A股下跌超過65%,那就是說,你于股票市場的資產一年的下降小于65%就是跑贏了大市,因為你的股票資產值在股市中占的比例提升了。同樣,今天在歐美經濟大跌時,中國的經濟與其它國家對比起來就顯得好多了。這也就是說,中國的資產價值在全球的資產總值中占的比例提升了,而且還為中國的復興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我們剛好又生活在這個中國經濟快速轉強的時代,這是我們的福氣。中國不是崛起,而是復興,因為我們以前有很輝煌的過去。我們是生于今天這個中國復興的快速向上的曲線的時代。
今年是五四運動90周年。回想當年前由北京大學為首的學生運動,是因為他們生長在這中國歷史的發展曲線的最低點,而我們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化,有長達1500年的大國歷史,為何會成為1919年時的樣子?這是學生所表達的不滿,他們希望中國強盛,他們在找落后了的原因,找復興強國的道路。而中國共產黨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的。
剛剛進行的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總結,今天回頭看,我們這三十年的發展也快極了。中國已成為超過德國的全球經濟第三大體系。我想這也是個“道”吧,只不過我們大家的努力是順勢加速了。
順勢,加快了,這里就講到這個“度”了。把握好了這“度”,加速度就更快,我們的工作如果把“度”拿捏恰當了,這事就有助力,成功的速度就更快了。我經常用作例子的一句話,就是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所講的:“順潮流而動,略有超前,快半步。”這也是一句很有哲理的話,同時也很好的體現了對“度”的理解。當我們認為事物會向這方向發展了,即“道”是向這方向運動了,我們就提起腳向這方向邁進,但這個“度”只為半步,而不是一步。為何只是半步呢?因為我們是人不是神,對“道”的參悟不一定完全正確,所以我們先邁半步,當更多的情況證明事物的確向這方向發展了(這也有個時間的因素),我們就可把邁出的腳踏下去。但當發現事物并不是如我們所想的,這騰空的腳就應退回來。所以在這里講快半步而非快人一步,才是合適的“度”。又正如美國新任國務卿希拉里在闡述對外政策時多次使用的“smartpower”一詞,我們把它翻譯為“巧實力”,意思就是要求均衡考慮“軟實力”和“硬實力”,該用“軟實力”就用“軟實力”,該用“硬實力”就用“硬實力”。這“巧”也就巧在對“度”的把握上面了。我們也從希拉里的講話中聽出其是在指布什政府對恐怖勢力只會用硬實力。本月2日,溫家寶總理在英國劍橋大學發表了演講中提出:“既要發揮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又要發揮政府和社會監管這只看得見的手的作用。”這也是個“度”的問題。若今天的經濟環境下政府的手干預過度,就容易出現如從90年代初至今的日本經濟的“L”型情況,長期不能再飛躍發展。而若現時全球經濟快速下降的環境下,各國政府的調控之手不到位,經濟出現更大的滑坡,1929年的全球大蕭條的現象又會出現。所以“度”的把握也在考驗各國政府的智慧。
對“度”的理解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很大的。正月初一我的一位香港朋友來順德拜年,他對我講:2009年的大計是計劃引入一新的飼養動物品種,準備辛苦三年。各位,你知講者的年紀嗎?這是一位我于2006年參加過他的結婚50周年及80歲大壽活動的老先生。這是出自一位83歲的人的口啊!可能有不少的人到60歲已什么都不想了。我這位朋友于近70歲才進入飼養雞的行列,經過十多年的奮斗,現在已是年銷售2億~3億元的生意了。這又是個“度”的理解問題。
如何從“道”與“度”看2009年?牛年股市能大牛嗎?大宗原材料價格如何?下半年會通脹嗎?這真是天曉得!這“道”我們還參不透,但我們可做好這個“度”。也希望各位企業界的朋友,把持好各自的“度”,于2009年夯實迎接下一個經濟騰飛的“道”的基礎。
(本文寫于2009年2月3日。作者葉中平系廣東寶麗雅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電郵forever1668@126.com,歡迎交流)